莱山区:以数字创新赋能产业迭代升级

来源:大小新闻   2023-08-22 15:54:42
A+A-

今年以来,莱山区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面向数字化、智能化,抢先机、布新局,大力实施数字变革创新,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创新赋能产业迭代升级。目前,莱山区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40家,荣获全省首批“科技创新强县”荣誉称号;橙色云成为全省“三朵云”之一,获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夯牢“数字基建”底座

站稳数字经济“落脚点”

强化政策支持,打造数字经济“优生态”。编制《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财税、科技、金融、土地、能源、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资源向数字经济企业倾斜。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支持数字经济基础再造、优质企业培育、高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突破,依托橙色云与伏锂码云两大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人才引育,发挥智力资源“支撑力”。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密集区位优势,利用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洋带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数字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校企合作,利用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领域人才,构建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升级网络模式,实现5G基站“全覆盖”。完善5G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企业之间深度融合应用步伐,推动全区5G网络基本覆盖、城区和数字经济重点园区楼宇优质覆盖。目前,建设5G网络基站1600余处,基本实现主城区5G网络信号100%全覆盖。

壮大“数字行业”集群

挖掘数字经济“闪光点”

培育一批领航企业,打造数字行业“领头雁”。全力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实施“专精特新”基础层、“瞪羚独角兽”创新层、“小巨人”精选层、“上市公司”精英层的“金字塔式”培育机制,数字型和高成长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梯次涌现。莱山区是全市唯一拥有2家“独角兽”企业的区市,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瞪羚”企业27家,持久钟表、广为海洋等7家企业入围省级数字经济示范项目。

培育一批特色园区,开辟数字行业“新赛道”。目前,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聚集了橙色云、十二学、浪潮集团、医智云等30多家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要素驱动等数字经济企业,形成了以科技研发、信息技术、工业设计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今年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

培育一批主导项目,壮大数字行业“产业链”。大力支持橙色云、捷瑞数字等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建立产业联盟,开展“链式”招商,积极引进培育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入驻。打造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园,重点招引集成电路芯片、智能传感、科技新材料等细分产业项目及领域内“头部”企业入驻。目前,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已达110亿元。

强化“数字产业”赋能

打通数字经济“阻梗点”

赋能工业经济数字化,踏入科技改造“主战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传统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橙色云打造全球首个工业产品研发设计协同平台,首创CDS云协同等系统,获评全市首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伏锂码云平台以其精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荣获2023年中国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东方威思顿应用人工智能、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打造“三流合一”的数智工厂新模式,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

赋能政务服务数字化,提高事项办理“便利度”。围绕政务数字化转型、城区数字化治理、民生数字化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扩大事项范围、提高政务服务软硬件建设水平,最大程度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就近办”“智慧办”。目前,全区实现材料减免5000余件,涉及事项704件,3000份材料已与电子证照建立关联关系,1000份材料实现线上“免提交”,持续推动减证便民工作落地见效。

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化,找准农业发展“引爆点”。推行“高校院所+实践中心”模式,设立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产业振兴示范基地,鲁东大学乡村振兴“巾帼英雄”科技示范园、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女博士创新团队实践服务点纷纷在此落地。建立“果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开播互动技术直播微课堂近500场,受益人员达数百万人,变“田边指导”为“线上教学”。推进数字赋能农业,与浪潮集团合作开发莱山现代农业与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农业项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

责任编辑:王鹏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