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之南 刘晓丽
“在秦岭的南坡,有个地方叫商洛,那里的小路牵引着无数山峰走过……”这是由作家贾平凹、作曲家赵季平联袂创作歌曲《秦岭最美是商洛》里的一段歌词。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市,是陕西省唯一全域处于秦岭生态保护范围的地级市,肩负着“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与“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双重使命。
(资料图)
近年来,商洛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以绿色循环为方向,以绿水青山为承载,全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和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治理创新区。从企业的绿色制造到乡村的绿色经济,在这条绿色共富路上,商洛市税务部门始终相伴同行,将税费优惠政策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为建设富饶美丽的新商洛贡献税务力量。
生态茶长出富民新芽
商洛,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这里气候适中,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茶产区。近几年来,商洛市在做好“山水绿”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绿”,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在以“三秦楷模”张淑珍为代表的商洛茶人的不懈努力下,从枝头一片嫩叶到全市一张“名片”,商洛茶成功实现了从“小茶叶”到“大产业”的华丽转身。去年,全市茶园面积达60.1万亩、产量1.1万吨,综合产值47亿元。
商南县试马镇马泉山上,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片片绿叶成为群众致富的“黄金叶”。正在组织茶农管理茶园的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超告诉记者,“黄金叶”的氨基酸含量高,茶色透亮,茶香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黄金叶”研发推广期间,税务部门全程跟进,讲解税收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办理涉税业务。“优质的税收服务让我们省心省力,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茶叶品质。”王超说。
围绕“生态茶城”建设,商南县税务部门为茶企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大礼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六税两费”优惠……一项项税惠政策坚定了茶企发展的信心。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税务部门的脚步随着“春风”而至,见证幸福蜕变。
在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商南县已研发生产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5大类20多种茶产品,多次荣获“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截至去年底,商南县共培育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8家,发展茶叶大户6200家,达到了“人均一亩茶”,茶产业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柱产业。
水泥厂加快绿色转型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这样的绿色生态景观成为商洛尧柏龙桥水泥有限公司的独特风景。作为国内水泥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尧柏水泥把实现绿色低碳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大力研发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积极打造绿色工厂。
2018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投入1.87亿元对生产线环保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年节约电耗7000万度,节约标煤2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0吨,减少碳排放2.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400吨,水处理环节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零排放;累计年可消耗各种尾矿废渣约110万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公司加大环保投入的关键期,丹凤县税务部门带领专家团队上门指导我们享受税费优惠政策,让我们在绿色生产的道路上轻装上阵。公司的环保税纳税额已由2018年的220万元减少至去年的63万元。2018年至今,我们累计享受了环境保护税优惠83万元。”商洛尧柏龙桥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税收政策的支持下,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正越走越宽,成为群山环绕中健康发展的低碳先锋。
小木耳托起振兴希望
常年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商洛,自然资源丰富,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其中,柞水县的黑木耳因其个大肉厚、味道鲜美,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如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小小山村实现“蝶变”,柞水县给出了“绿色发展”的生动答案。柞水县将发展木耳产业作为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建成了集种植、集散、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上下游产业链,“小木耳”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税务干部辅导我们享受了税费优惠政策,仅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就很大程度地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税收支持增添我们发展的信心!如今,公司上下游产业链条全部打通,木耳不愁卖了,我们准备继续扩大规模。”陕西中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为了让木耳产业充分发挥带动效应,柞水县税务部门聚焦产业集成需求,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回应群众期盼,精准落实政策,利用税收大数据打通销售渠道,让柞水木耳的名片更加闪亮。
目前,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发展木耳种植的农户从30多户增长到150余户,650余人参与到木耳产业链上。村里引进资金建设了木耳包装生产线,集木耳种植、包装与乡村旅游于一体,再加上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前来参观旅游和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
“目前,金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
标签: